猫耳朵发痒流很多耳油?
猫猫的对外界环境很敏感,当发现外面有一些它不习惯的气味或者声音的时候,它会通过抓挠、舔舐对自己的外耳进行清理。 有些铲屎官会发现猫咪经常用爪子抓挠自己的脑袋,有时候还喜欢啃咬自己的尾巴,这是不是一种病?应该怎么办? 先告诉大家一个让主人有点难受的回答:是的,这确实是疾病的表现。但是,不用害怕!只要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就能解决。
1.首先确定猫咪是否有耳道感染 如果猫咪的耳朵里有大量的分泌物,并且有比较浓烈的味道,那么就需要使用洗耳液清洗了。 使用洗耳液可以很好的将猫咪耳道内堆积的油脂和灰尘清洗干净,避免油脂堆积引起瘙痒,诱发猫咪不断的抓挠、啃咬。 但是给猫咪洗耳朵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对猫咪的耳朵造成损伤。 在给猫咪清洗耳朵之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①由于猫咪的耳朵内部结构十分复杂,而且非常敏感,为了避免刺激猫咪的耳道,引起猫咪的反感,因此在清洗的过程中动作一定要轻。
②为了清洗更彻底,可以在清洗剂中加入棉签,深入猫咪的耳道中擦拭,然后轻轻的擦出污垢。
③在清洗完一个耳朵后,要倒扣在头上,让耳朵里多余的水流出。然后用毛巾擦干耳朵外面的水分(千万不要让水进入耳朵里)。
④洗完一只耳朵后,要检查一下耳道是否有脓性分泌物,然后仔细的处理干净。(注意:千万不要自己随意的用手或工具去挤破脓包!这样很容易使细菌侵入伤口,导致猫咪的耳朵发炎。) 给猫咪洗澡是一件需要注意诸多事情的工作,需要主人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如何更好的去护理,才能更好的防止猫咪出现异常问题。
王晨优质答主多数猫都会有耳道分泌物,分泌物分为耳漏和耳屎。耳漏呈黑褐色腊状,由耳道腺体分泌的油脂与灰尘等混合而成,一般没有病理性意义;耳屎多由淋巴、组织液等渗出物形成,往往继发于耳道炎症或其他疾病。猫耳道狭小且长,具有一定的弯曲弧度,分为水平和垂直两部分,因而不便于观察和治疗深部病灶。
耳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为耳道分泌物增多、耳道搔痒、外耳道及耳廓皮肤增厚、皲裂、色素沉着等;严重病例可伴有神经症状,如患猫出现后弓背、走路摇晃、异样叫声、头部歪斜等等。一般怀疑或发现猫猫耳朵异常时,请不要自行胡乱滴药,一定要到宠物医院做耳道检查及分泌物显微镜检查,确定病原菌,对症用药治疗。根据临床检查病因可区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耳癣:猫耳癣病病原菌有多中真菌,最常见为毛癣菌和小孢子菌。猫猫患耳癣时,会有大量棕黑色分泌物,同时伴随着剧烈的耳道搔痒。一般发病初期病猫耳道内仅有少量分泌物,同时伴有抓挠头部、甩头等神经质表现。随着病情发展,分泌物逐渐增多,甚至导致外耳道堵塞,严重影响猫猫听力及头部神经感觉,并且由于继发感染可能会发展为化脓性中耳炎。
二、细菌性外耳炎:多数继发于其他耳病或全身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外耳及耳道瘙痒,耳道内形成蜡状棕黑色分泌物以及潮红、肿胀、疼痛等。对于耳道炎症较严重、长期未愈、耳道被分泌物阻塞的病猫,在恢复期可能会发展为中耳炎,导致病猫的头部神经症状更加严重,影响猫猫正常的生活行为。
三、寄生虫:常见的有耳痒螨,多表现为剧烈的耳道瘙痒,外耳道壁及耳廓的毛间有皮脂、虫体、脱屑和血痂等形成的黑褐色分泌物。
四、异物进入耳道:猫猫在打闹或觅食过程中可能有进入小虫子或其它异物进入耳道引起继发感染、发炎,导致耳道内分泌物增多并出现局部肿胀现象。
五、肿瘤及先天性畸形:少见,多发生于年老猫,临床主要表现为耳道内持续性的神经质搔痒和严重的耳道分泌物。